广东永华缝纫配件有限公司

滚动轴承的装配

滚动轴承由内圈、外圈、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。它具有摩擦小,效率高等优点,在高速缝纫机上广泛采用。在滚动轴承内圈与轴之间、外圈与轴承孔之间,为防止转动时产生相对转动,影响滚动轴承的工作特性,它们之间需要有一定的配合紧度。由于滚动轴承是专业厂大量生产的标准部件,其内径和外径都是标准的公差尺寸,因此轴承的内圈与轴的配合应为基孔制,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应为基轴制,不同配合的松紧程度由轴和轴承孔的尺寸公差来保证。

滚动轴承配合中,过盈的松紧要求,应考虑负荷和转速的大小、负荷方向和性质、旋转精度和装拆是否方便等因素。当负荷方向不变时,转动套圈应比固定套圈的配套紧一些,过盈太小,转轴与内圈易相对转动,影响滚动轴承相对转动,影响滚动轴承正常工作;过大,会引起轴承变形和减少轴承的游隙,造成轴承工作时产生热膨胀而损坏。

  1.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
  • 按所装的轴承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量具。
  • 清洗轴承,如轴承是用防锈油封存的可用汽油或煤油清洗,如用厚油和防锈油脂防锈的轴承,可用轻质矿物油加热溶解清洗(油温不超过100℃)。溶解清洗时,把轴承侵入油内,待防锈油脂熔化后即从油中取出,冷却后在用汽油或煤油清洗。经过清洗的轴承应整齐地排列在零件盘中待用。对于两面带防尘盖、密封圈或涂有防锈润滑两用脂的轴承不用清洗。
  • 按工艺要求检查与轴承配合的零件,如轴、垫圈、端盖、轮轴等表面是否有凹陷、毛刺、锈蚀和固体微粒。
  • 检查轴承型号与装配工艺要求是否一致。
  1. 滚动轴承游隙调整

轴承的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类。有些轴承,由于结构上的特点,其游隙可以在转配或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轴承圈的相互位置而确定。如向心推力球轴承、圆锥滚子轴承和双向推力轴承等。许多轴承都要在装配过程中控制和调整游隙,其方法是轴承内圈、外圈有适当的轴向位移。

  1. 滚动轴承装配

滚动轴承的装配方法应根据轴承的结构、尺寸大小和轴承部件的配合性质而定。装配时的压力应直接加在待配合的套圈端面上,不能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。

(1)圆柱孔轴承的装配   轴承内圈与轴配合,压装时,可先将轴承套上,在轴承端面垫上铜或软钢的装配套筒,然后把轴承压在轴肩为止。

轴承外圈与轮紧配合,压装时,可先将轴承装在轴空中,轴承端面垫上铜或软钢的装配套筒,把轴承压入轴孔台肩为止。装配套筒的外径应略小于轴孔的直径。

(2)圆柱孔轴承的装配   轴承内圈与轴紧配合,压装时,可先将轴承装在轴上,在轴承端面垫上铜或软钢的装配套筒,然后把轴承压制轴肩为止。

轴承外圈与轮为紧配合,内圈与轴为较松配合,压装时,可将轴承装在轴孔中,在轴承端面垫上铜或软钢的装配套筒,然后把轴承压至轴孔台肩为止。装配套筒的外径应略小于轴孔的直径。

(3)推力球轴承的装配   推力球轴承的装配应注意区分紧环和松环,松环的内径孔比紧环的内孔大,装配时一定要使紧环靠在转动零件的平面上,松环靠在静止零件的平面上,否则会使滚动体失去作用和加速配合零件的磨损。

(4)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   用压力拆卸圆柱孔轴承的方法见图,用拉出器拆卸圆柱孔轴承方法见图。使用拉出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
①拉出器两脚的弯角应小于90°,两脚尖要勾在滚动轴承的平面上。

②拆轴承时,拉出器的两脚与螺杆应保持平行。

③拉出器的螺杆头部应制成90°夹角或装有钢球。

  • 拉出器使用时两脚与螺杆的距离应相等。

(5)轴承装配应注意的问题   滚动轴承上标有代号的端面应装在可见部件,以便更换。为了保证滚动轴承工作时有一定的热膨胀余地,在同轴的两个轴承中,必须有一个外圈(或内圈)在热膨胀时可产生轴向移动,以免轴或轴承产生附加应力损坏轴承,甚至咬死轴承。

在装配过程中,应严格保持清洁,防止杂物进入轴承的滚道内。轴承装配后应无卡住和歪斜现象,运转灵活、无噪声。